發表園地

發布日期:2015年05月22日

心歹、喙歹罔phò-tāu

作者:江澄樹(臺中市太平區太平國小臺語教師)

「知人,知面不知心」,是teh講欲認捌一个人,真簡單就有法度看出伊的外在,煞真歹了解伊內心的想法;所以講若無經過長時間的鬥陣佮觀察,真歹看出一个人的好歹,毋才有這句「心歹無人知」。

閱讀更多

發布日期:2013年06月11日

走揣古早的鶯歌

作者:林聰明

雺霧罩天 看袂著日頭

閱讀更多

發布日期:2013年06月11日

高一生與春之佐保姬

作者:遠東動畫公司提供

是誰在森林的深處呼喚 寂靜的黎明時候 像銀色鈴鐺一樣 華麗的聲音 呼喚著誰 啊 佐保姬啊 春之佐保姬啊

閱讀更多

發布日期:2013年06月03日

語言接觸和接觸語對本土語言的衝擊之二:被同化不僅是語言文字,還有文化特色

作者:簡鴻綿

之二:被同化不僅是語言文字,還有文化特色

語言接觸後,語音不斷被同化,文字亦然。南方朔曾說,大眾文化下,文字也有簡化之虞,方便了許多是事實。只是文字的簡化,使得字元減少,也可能使人們藉著複雜的語言文字以承載複雜思想的能力減退。

華語用字取巧、簡化為尚,便宜行事的結果,反而把簡單的問題給複雜化了。例如,流行以筆劃較少而音義較緊緻的「土」代替「塗」,連帶臺語人也不自覺受到影響。教育部一度用「橢圓形」,要取代象徵台灣的「番薯形」;連要升格為文化部的文建會,都迫不及待試圖以「泥土化」來取代「本土化」。

語言文字簡化易於延伸是事實,只是語言文字甚至圖騰被同化,連帶也喪失掉文化特色和承載文化思想的能量。況且這是體制暴力的以虛代實,分不清第一與唯一,不識價格與價值,乃至是不瞭枝節、根幹,和塗(thoo5 )、土(thoo2 )不分的糊塗(too5 ),他們目無台灣,也無意振興本土精神和文化產業,真是「毋捌字兼毋衛生」欠教育又沒文化。有這樣認識和意識型態的主事者,台灣不被打趴也難,韓國導演都承認曾經一路被台灣文化壓著打,近年「臺風」卻一連挨「韓流」倒灌得一塌糊塗:「三字塗排做夥」──塗塗塗。

地球是圓的,後現代的世界卻是平的,愈在地反而愈國際。正如同語言文字承載了思想文化,而文字是由字根、字幹延伸到字詞 (root-to-stem-to-word)這個開枝散葉的建構過程。文化產品可以活化、人性化所有科技產品乃至提昇傳統產業,也只有回歸到本土文化才是國際化真正的沃土「肥底」和根本!誰要花錢大老遠跑來看、來吃他們家已經有的,或是比你們的還要好的東西?

 

「第一」是價格,變動不居;「唯一」才是價值、王道

2008年麵包大師吳寶春以「酒釀桂圓」:紅酒加龍眼乾,曾稱霸亞洲;世界盃才獲得第二名。因為即使烘焙技術一流,使用紅酒再怎樣也比不上法國的。兩年後,卻以「米釀荔香」獲得評審青睞拿下世界第一?因為它的素材是「小米酒」──據黃樹民院士調查,「小米酒文化」全球原住民僅台灣傳承──靠「這(tsit) 」味「tsit8」名的「唯一」,配以荔枝酒加上荔枝乾和有機食用玫瑰花瓣,外飾台灣原住民圖騰做成的。「米釀荔香」也一併行銷了台灣荔枝乾,被外國一掃而空。碩果僅存的小米酒,也有賴吳寶春世界第一 (it)的成就而相得益彰。但「第一」是價格,經常變動不居,也可欲不可求;「唯一」到底才是價值,才是王道:

*it4 (一)名vs. tsit8 (一/蜀)名/个vs.tsit4 (這)--个。

「一」或「蜀」和「這」,它們在華語語音是怎樣也無法想像的,也是聯繫不上的,臺語文卻是語音、聲調既對應也對立。「tsit」,是「這[一]个」的省併合音詞;蜀(tsit8 )的塞擦音消失 (desaffrication),聲調也由高入聲轉為低入聲變成:一 (it)。

它們的語音、聲調也像是吳寶春在競爭激烈、眾多難分軒輊的it (一)名當中,被挑出的:tsit8 (蜀)名;沒錯,就是「tsit (這)--个」。這個音組聯繫就好比:

*早:tsa2起vs. tsai2起vs.明仔tsai3 (載/再):早起 (少於半天) vs.早上 (半天,再延伸為 > 早餐) vs.明天 (一天),形構音義不同層次的三元對立。明仔tsai3 (源自 < 明仔tsai2起),一如英文:[good] morning = [good] morrow,tomorrow明天 < morrow緊接其後的時間。

 

臺語文口頭性偏向與書面性偏向兼具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口頭性 (orality)偏向的臺語文語音派生能力,強過書面性 (literacy)偏向的華語很多很多;而聲調語言的臺語文,畢竟也和同屬口頭性偏向的英語等非聲調語言不同,它又多了一樣巧門──當子音、母音「變無輦」、變到「無步」了,還有一步──利用調位(toneme)聲調質變,調值再變做出層次區辨:

*tsit8 (一/蜀)个vs. tsit4 (這)个:a(n) vs. the。

後者tsit (這),是「照應限制詞」(anaphoric determiner),有如英文的the,是做逆向照應語 (anaphorer)用的限制詞,如臺語文說:

「有來『tsit8』个老大人,『tsit』个人(伊)是牧師。」英文可表述為:

*Here came an old man, the man was a priest. (來了一個老人,「這」個人是牧師)

區分名詞的限定詞中,特指 (particularization)的是定冠詞,類指 (generic reference) 的則是不定冠詞。有的語言無定冠詞,用指示代詞 (demonstrative / deictic pronoun)來表示特指,臺語文應屬此類。大部分的語言,前後的照應關係 (anaphora),似乎都沒有在語音和意義上聯繫,有感覺到通感或聯覺,華語便是屬此類型。但是,臺語文這兩者不但音義可以聯繫,而且就只要在聲調的調位上做出層次區別;甚至能前後有意義的延伸出一組具有象徵意義的聯覺音組 (phonaestheme):

*it4 (一) vs. tsit8 (一/蜀) vs. tsit4 (這) vs. tsap8 (十)。→

*deci- (tenth,十分之一) vs. deca- (ten,十):a decibel (分貝) vs. a decade (十年)。

收合

發布日期:2013年05月15日

語言接觸和接觸語對本土語言的衝擊之一:《分類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》的效應

作者:簡鴻綿

教育部去年 (2012)十二月十三日公告了《分類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》,大家霧裡看花「花嗄嗄」,老師、學生、家長一陣錯愕,也引來媒體討論,這不也恰好彰顯了語言接觸 (language contact)後的接觸語 (contact language),或所謂「洋涇濱」(pidgin < business)現象,所衍生諸多的問題?

閱讀更多

共 83 筆 76 - 80 筆 最前頁 上一頁 [1] ... [11] [12] [13] [14] [15] [16] [17] 下一頁 最末頁 跳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