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站名家

名家好文
逐家學臺語之一般諺語篇
作者:臺北教育大學中語系講師 盧廣誠老師
發佈日期:2013年08月05日
說話技巧好的人,常用誇大的言詞來描繪某種事物。臺灣俗語說:「戇甲袂扒癢。」「戇」就是笨、傻;「甲」就是到某種程度,相當於「得」;「袂」就是不會;「扒癢」就是抓癢。字面上是說:笨得連抓癢也不會。

1.戇甲袂扒癢

說話技巧好的人,常用誇大的言詞來描繪某種事物。臺灣俗語說:「戇甲袂扒癢。」「戇」就是笨、傻;「甲」就是到某種程度,相當於「得」;「袂」就是不會;「扒癢」就是抓癢。字面上是說:笨得連抓癢也不會。這句話就運用了誇飾法。因為抓癢是本能反應,跟人的智力無關。這句話是故意很誇張地說某人極端不聰明。

2.用跤頭趺想嘛知

我們思考要使用腦子,身體的其他器官是沒有思考能力的。但是臺灣俗語說:「用跤頭趺想嘛知。」「跤頭趺」就是膝蓋。「嘛」就是也、都。這句話說:用膝蓋想都可以知道,表示情況很明朗,很容易推測到事情會如何發展,完全不需要動用腦筋思考、推敲。當情況的發展顯而易見時,我們就可以用這句話來強調。

3.讀冊讀對尻脊骿去

雖然我們常叫孩子要「用心」讀書,但實際上讀書是要用腦,讀過之後也要記在腦子裡。不過臺灣俗語說:「讀冊讀對尻脊骿去。」「讀冊」就是讀書;「對」就是往;「尻脊骿」就是背後。這句話說人讀書讀到背後去了,表示讀過的書沒有記在腦子裡。這句話常用來諷刺人書都白讀了,因為讀了書還是不懂道理,或根本派不上用場。

4.塗豆擘殼──愛仁(愛人)

戀愛中的對象可以不分男女的用「愛人」來稱呼。有些人因為害羞,不好意思把這兩個字說出口,就可以用一句臺語的歇後語委婉地來表達:「塗豆擘殼──愛仁(愛人)。」「塗豆」就是花生;「擘」就是剝。把花生的殼剝掉,表示要的是裡頭的「塗豆仁」(花生顆粒),臺語說成「愛仁」(要花生顆粒),正好和「愛人」完全同音。

5.毋是在欉黃的──隱的(穩的)

水果常常在八分熟時採摘,運送時才不致碰傷。因此水果在出售前常需要催熟,臺語說成「隱」。有一句臺語歇後語說:「毋是在欉黃的──隱的(穩的)。」「毋是」就是不是;「在欉黃的」是指水果在果樹上已經成熟。不是在果樹上成熟才採摘的水果,一定是經過催熟的,臺語說成「隱的」,跟「穩的」同音,意思是很穩當,常用來表示十拿九穩。

 

上一頁 回單元首頁 下一頁